内容详情

DETAIL

你有10年工作经验,还是把1年工作经验用了10年?

作者:拓荒者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3-08-04 00:00:00

知识产权  发展历程

了解知识产权发展的进程,感受面临的现状和环境. 01/

人民日报曾用这个题目发布过一篇文章

也在不同的场合和渠道听到过类似的观点

最近感悟尤其深刻

这篇有关沟通,思维习惯,打破与重建

从了解知识产权的发展史开始

另一种说法

1984年,从农业到工业

在国内没有工业生产的情况下

需要从国外引进工业生产

面临一个问题:他说我们的工厂在国内建厂的话

可能就会遇到“竞争对手”在旁边再开一个厂的问题

这是最早期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诉求


2001年,为了换取国际市场的机会

专利法做了相应修改

国际企业说,我们要进来,你得给我提供保护

但是保护的对象实际上是我们引进的那个主体

而不是我们自己


2008年,工厂招工越来越难,用工成本越来越高

溢出的制造业资源越来越多,订单量不足

国家鼓励自主创新,但是没人相信专利法可以保护自主创新


2010年前后,政府通过专利资助等方式大力鼓励专利申请

只要拿到受理通知书/申请回执就能在成都拿到5000元

但是仍然只有很少人知道和参与


2014年前后,资助慢慢转向项目申报

不足8年的时间

全国所有市场主体基本上都知道有专利这回事

大家也会主动去了解

专利和创新相关,再加上利益驱使

其中不乏各种问题


比如同一份申请文件换个名字

被提供给多家市场主体申请

军工企业老板说,只要拿到专利证书

我能报项目就行

结果拿到手发现怎么是个马桶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专利的非正常申请

因为挤占了大量的审查资源

使得真正创新需要保护的专利几年都授不了权

国家开始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


到了2020年,知识产权逐渐回归市场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受到高度关注和发展

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过去经验  是否适用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发展规律就是如此. 02/

知识产权一直在适应和发展

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申请人和发明人呢?

是否适应了快速发展的知识产权

作为专利代理机构,首当其冲

对行业的判断、市场的判断、竞争环境的判断

申请人和发明人需求的判断

甚至引导和发现

代理人过去的代理经验是否能够满足?

拓荒者,一直在探索

9年摸索与实践

独创涵盖培训、案例库、咨询方法及软硬件工具的“第一视角™”专利挖掘服务体系,获得了客户的高度好评,“第一视角™”作为独立品牌优势逐步凸显


广告时间

以市场和商业模式

竞争关系、成果特性

供应链关系及目标诉求等

作为核心维度


以知识产权

在商业价值的闭环应用

和实现为目标


积极探索革新

极简/简化设计的

专利权获取


为客户提供

集成精准狙击、必要部件的

侵权风险规避

创新壁垒构建

差异化品牌塑造等

多项功能的

知识产权专题、难题解决方案

强调经验 不去思考

是什么在限制发展?与其谈最新的东西他不屑一顾的反应.03/

近10年的探索,拓荒者完成0的突破

如何把个人的优秀变成团队?

1-3-9梯队正在慢慢形成

以下截取了一个瞬间

而我们已经经历还要经历更多这样的瞬间


代理部从2020年开始

经历了三轮大规模的

人员离职、人员招聘、人员筛选

据不完全统计

HR先后与400多个候选人

进行了线上线下沟通

同时为保障客户交付和专利授权率

代理部第三次系统性重构质量标准

增加了方案和创新点理解并“还原”细节

9采集到的客户需求

更“丝滑”的“落地”到专利申请方案

结果是:2022年10月至今

拓荒者共递交快速预审案件90多件发明专利中

仅有3件驳回案件

其中1件正在全力驳回复审中

有审查员质疑发明人的技术效果的独特性

我们的3(1-3-9的3)建模到深夜一点半

还原了抑制同频干扰方法和系统

在实际做法上的不同

并用实验结果向审查员展示了

在检测精度方面有实质性提升.


这是一个不断沟通和磨合的“痛苦”的过程

对于代理师来说

在行业中经历过反复“洗礼”

已经掌握专利撰写的“套路”和“技巧”

甚至习惯了不去思考和理解

更不用说扩展和挖掘

是否真的可以从我们的“候选人”变成“同路人”

变好的空间很大


本文截取了一段与代理人沟通答复审查意见的对话:



反复强调经验,却不理解技术

自己没有理解和认同,却想要去说服审查员


最终因为快速预审案件时间紧

3(1-3-9的3)自行答复

并获得了授权



不妨  你也感受下

产品经理在根据需求做产品,还是凭经验和想像做产品. 04/

如果以上对话,还没有让你产生共鸣

那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设计师”把你的文案套进了一个莫名奇妙的模板里。

我在餐厅跟老板说,今天的木耳不会是剩下的吧。老板说:送到桌子上都是热的,咋会是剩的?我说我点的是凉拌木耳。

某SCRM系统开发公司研发了一个系统,公司内部反复试跑都没跑通还“逼”客户跑通。

不管什么情况下,某共享单车APP打开永远都是“正在开锁”,你也不知道在开哪辆车。你明明买了优惠卡,它会在2小时以后发来锁车提醒,费用最多的是都达到了8元,够秒杀一张月卡。



专注技术  持之以恒

更注重专注技术本身的研究,而不是套路技巧. 05/

经验是否真的可靠?

“不认同”和“看不上”的技术是否能站的住脚?

是否真的从技术和创新本身出发去思考和理解?

是否去了解问题和需求?

是否去多维度提供解决方案?

新加入拓荒者的9(1-3-9的9)说:我发现我们做的跟以前不一样,更注重专注技术本身,而不是套路技巧。

每一个技术方案都是新的标的,每一次做方案都是新的开始

作为专利代理师,专注于技术本身

这条来路充满艰难,更花费时间和精力

但唯有如此,持之以恒,发展才更有底气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

有这样一段话:

“任何一个

你不喜欢

又离不开的地方,

任何一种

你不喜欢

又摆脱不了的生活,

就是监狱。

如果

你感到痛苦和不自由

希望你心里

永远有一团不会熄灭的火焰,不要麻木,

不要被同化。”


——专注技术的专利代理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