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
小创新里的商业力量 | 婴幼儿吸盘碗的专利点
作者:拓荒者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2-05-16 13:50:01
前记
记录一次拓荒者·第一视角™寄样专利挖掘服务
以及
代理部深入技术内部探讨的过程。
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部技术探讨日常
公司的茶几上多了一个红色的碗,是婴幼儿专用的吸盘碗,碗下面有个吸盘把碗吸在桌子上面,吸盘碗不都是这样的吗?这如果要写专利,难道是把能够吸在桌子上面写成一件专利?
观察了一圈,也没发现这个吸盘碗有什么不同!既然是吸盘碗,肯定是谁吸得更紧!
吸盘碗
这么多评价到底哪些是真的?
发明人从事婴幼儿产品多年,他的产品不可能没有价值点。为此,代理部在网上买了几款吸盘碗回来,就是下图中的三个碗(长相挺招人喜欢的)。
碗到手了,当然就是亲测啦!
01竞争对手分析
第一个疑问,发明人说不拿吸盘碗时,桌面对碗是没有吸力的,测试一下。
视频分为2段:
1、1s-5s,提起吸盘碗可以轻松的将整个桌子提起;
2、6s-14s,放下吸盘碗后,一个几牛顿的力可让吸盘碗在桌面上滑动,直到被推到边缘掉落在地。
能够推动证明桌子对碗底部没有吸力,如果有吸力,一个仅仅几牛顿的力是不可能让吸盘碗在桌面上滑动的,1牛顿的力近似等于托起2个鸡蛋所需要用的力。
滑动的原因
吸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在这里就是桌面与碗底面形成密闭的负压空腔,大气压强把碗底部紧紧压向桌面,也就是所谓的桌子对碗底部的“吸力”。
当提碗时,碗底部发生形变,碗底面与桌面形成负压,此时桌子对碗底部有吸力,得以将桌子提起;当不提碗的时候,桌面与碗底面根本没有形成负压的条件(没有形成空腔),即桌子对碗底部没有吸力。由此可见吸盘碗的吸盘不应该一般的称之为“吸盘”,我们可以暂时称之为“底盘”。
这类碗即使做到了拿碗时,桌子对其有很强的吸力,但也避免不了碗掉落在地的现象,而且一般的婴儿餐桌平面面积不大,宝宝很容易就将碗推动到餐桌边缘,婴儿餐桌的边沿呈凸起状态,如果将吸盘碗推到边缘,底盘会随着边沿凸起,此时拿起吸盘碗,底盘不会再形成负压,把碗拿起来就非常容易了。真的不难!
专利要点:
可通过增加碗与桌面的摩擦力来阻止碗的滑动。
第二个疑问,吸力到底怎么样?宝宝八个月也能掀起来,就看他从哪里抠。真?
视频分为2段:
1、1s-5s一个几十牛顿的力拉粉色碗的边缘,底盘紧紧吸在桌面上;
2、8s-10s,一个十几牛顿的力拉桃红色碗的边缘,底盘脱离桌面,就把碗提起来了。
测试之前大家都认为桃红碗会吸得更紧,因为桃红碗与桌面接触的面积更大,同样都是底盘,效果却不同,底盘还有什么讲究吗?
负压与变形
左图是原图,右图箭头所指圆区域是碗底与底盘固定的区域,也就是说底盘上虚线圆内的材质比虚线圆外的材质更厚,更不易发生形变。我们把小点构成的圆叫做内圆(描的不是太圆,我们假装它就是圆的),底盘边缘形状称作外圆。
和视频中看到的一样,当我们提碗边缘时,首先是内圆附近先发生形变,随着拉力的增加,形变从内圆部位逐渐向外圆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密闭空腔的体积增加,负压变大,桌面对底盘的吸力变强,直到吸盘与桌面的密闭空腔消失,没有负压就没有吸力,很容易就把碗提起来。
粉红碗的内圆与外圆的半径差大于桃红碗的内圆与外圆的半径差,提碗时,粉红碗与桌面形成的最大吸力大于桃红碗与桌面形成的最大吸力,这里最大吸力可以理解为吸盘与桌面的密闭空腔消失前吸力的最大值。
专利要点:
从提高最大吸力出发,在保证形成负压的条件下,使吸力的最大值尽可能的大。F=PS,对于底盘而言,在保证形成负压的条件下,通过增加负压空腔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也可以通过增加负压来提高最大吸力。
然而,提粉红碗时,桌面对底盘的吸力很大,粉红碗光滑的表面可以保证更大的吸力,但是这类镜面碗极易产生静电,碗的底部、内部和边缘极易吸附很多灰尘,提碗时,桌面对碗的吸力也大大降低。
通过增加负压来提高最大吸力,怎么增加?就是字面意思的增加。
视频分为3段:
1、1s-4s,一个几牛顿的力让红色吸盘碗在桌面上滑动;
2、5s-7s,摁一下中间的按钮;
3、8s-7s,用十几牛顿乃至更大的力能让红色吸碗盘发生形变,但是也不能让红色吸盘碗在桌面上滑动。
专利要点:
1、红色吸盘碗中间设有空腔,正常放置在桌面上时,空腔的口部贴着桌面,按一下红色按钮,按钮回弹后空腔内形成负压将吸碗盘固定在桌面,以此来达到增加吸盘碗与桌面的摩擦力的效果;
2、相对于上个视频里面的桃红碗与粉红碗,这个红色吸盘碗的底盘适当的增加了可变形面积,减小了不易变形的面积,增加了底盘的最大负压值,也就是增加了最大吸力。来一起看一看它,我觉得“人不可貌相”也可以开个分店“碗不可貌相”。
弹簧和位置
考虑到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可在空腔内加入具有弹性回复的构件,例如弹簧,也可以根据产品的外形将空腔设置在其他位置。
这里会有一个疑问,既然负压的底盘这么好,为什么不是所有商家都卖这种碗,这里就要把“底盘”再进行细分了,“底盘”可分为“平面吸盘”与“负压吸盘”,平面吸盘是可以推动的底盘,当把平面吸盘拿起来后放回桌面,重新拿碗的时候平面吸盘又会产生很大的吸力,可以“重复使用”。而负压吸盘是按一下就不能推动的底盘,当把负压吸盘拿起来后放回,此时的负压就没有了,此时就容易将碗提起来,相对于平面吸盘来说,负压吸盘是“一次性使用”,需要再次按动按钮才会出现负压。
话说回来,这样的吸盘碗就OK了吗?
发明人的红色吸盘碗已经如此体贴周到了,难道也难逃易翻?
视频分为2段:
1、2s-5s,一个几牛顿的力让轻轻压着红色吸盘碗的边缘,整个吸盘碗被打翻;
2、6s-13s,摁一下中间的按钮,用十几牛顿的力不能让红色吸盘碗在桌面上滑动,一个几牛顿的力让轻轻压着红色吸盘碗的边缘,整个吸盘碗仍然被打翻。
在现实生活中,宝宝的手放在吸盘碗的边缘极易出现打翻的情况,很多时候,妈宝们一晃眼就错过了如此精彩的翻碗瞬间,连桌子都可以提起来的吸盘碗居然轻易被宝宝打翻?TA们是用的什么法宝把碗打翻的呢?
下面再仔细看看
1、0s-2s,拉扯碗的边缘,底盘仅仅吸附在桌面;
2、3s-7s,轻轻按压碗的边缘,按压处慢慢发生形变,按压对面的底盘从边缘向内慢慢被抬起。
轻轻按压或者轻轻抬起吸碗盘的边缘时,将力传给碗的边缘,力使碗的边缘产生形变,力通过碗的侧壁慢慢传到碗的底盘,此时的底盘可以看做是“刚体”,底盘没有发生形变,底盘在力的作用下,底盘的外边缘处首先缓慢抬起,气体慢慢进入抬起的空间,并没有形成密闭空腔,所以,此时吸盘碗极易被打翻。
快速提碗与慢慢提碗的区别:因为碗的材质是柔性物体,力从碗的上边缘传递到底盘需要一定的时间
1、如果提碗的速度快,力将碗的侧壁拉直,此时的侧壁类似于拉绳,近似于向上的拉力直接作用在底盘,底盘形成负压空腔,桌面将底盘紧紧吸住。
2、如果慢慢提碗,力慢慢从碗的边缘传递到底盘,此时的底盘可以看做是“刚体”,底盘没有发生形变,底盘在力的作用下,底盘的外边缘处首先缓慢抬起。
快速按压碗与慢慢按压碗的区别:按压碗的一边缘,把另一面的底盘翘起来是杠杆原理,
1、如果快速按压碗边缘,碗的边缘产生形变被压向桌面,杠杆就不存在了,自然不能将底盘翘起。
2、如果慢慢按压碗的一边缘,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碗的侧壁发生了部分形变,但是力从碗的上边缘传依然能够递到底盘,杠杆存在,支点存在,此时的,按压对面的底盘没有发生形变,在力的作用下,按压对面的底盘被翘起来。
在底盘是“刚体”的前提下(底盘并不是真正的刚体,在一定速度的力的作用下可以使底盘发生形变),使碗被打翻的力的大小与速度有一个临界值,如果力与速度超过临界值,这个力就直接使底盘发生形变,形成负压吸在桌面。如果力与速度低于临界值,就可以把碗提起来或者打翻。
由于小孩子抓碗的速度与力量是随机的,有很大的概率用“技巧”将碗提起来或者打翻,特别是当碗内盛放食物后,打翻碗与提起碗都会使食物洒出来,散落四处很难打理,特别是夏天,如果粘在地毯上还会留下味道,如果不及时清理,还会引来蚊虫,给家长带来更多的烦恼。
抓住吸盘碗打翻的原因
如果我们让按压吸碗盘的边缘时底盘会发生形变,此时,底盘与桌面形成负压,桌面将吸盘碗紧紧吸住,吸盘碗就不会被打翻。可以针对底盘的材质做易变形的设计,比如底盘厚薄不均匀、中间薄边缘厚等。
拓荒者说:我们做的测试都是在玻璃桌面上做的,在吸盘碗的实际应用中,桌面可能没有玻璃这么光滑,或者桌面上有油、水等物质,对吸盘碗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讲究了!
什么样的吸盘碗更好?没有标准的样子,重点在于能够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拓荒者提供的第一视角™寄样专利挖掘服务中,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与竞争对手产品的对比分析发现客户产品的优点,同时对客户产品的缺点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并同步到客户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使专利在真正形成保护的同时,为客户和用户解决问题,为市场和品牌服务。
小创新里的商业力量。
推荐阅读